龙山新闻网

通讯员系统登陆

2021年4月12日   农历庚子(牛)年 三月初一
【“好评湘西”】以精神文明建设凝聚磅礴力量 培根铸魂提振乡村发展“精气神” ——以龙山县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例
2023-11-02 14:45:08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龙山县委宣传部 | 编辑:朱柯源 | 作者:杨运大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4777

通讯员  杨运大

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,强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、德化人心、凝聚人心的工作,要绵绵用力,下足功夫;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,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。为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,持续推进移风易俗,龙山县结合农村实际和新时代要求,广泛普及科学知识,革除陈规陋习,培育文明乡风、良好家风、淳朴民风,改善农民精神风貌,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,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,涵养文明乡风、淳朴民风。

一、注重城乡联动创建,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高度

一是大力推进村镇文明创建提升行动。以“乡风文明铸魂行动”为统领,文明城市全域创建为抓手,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全域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(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),制定了《龙山县文明城市全域创建工作实施方案》,下发了《关于贯彻落实<湘西自治州“乡风文明铸魂行动”实施方案(2021-2025年)>的通知》和《龙山县文明(标兵)单位、文明(标兵)校园、文明村镇考核细则》,多次召开部署会、推进会议,明确了创建“路线图”统筹推进乡镇精神文明创建,通过示范推、典型带、考核促等有效措施全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。截至目前,全县共有2个全国文明村镇、7个省级文明村镇、32个州级文明村镇、245个县级文明村镇,县级以上文明村、镇分别占比71.7%、100%。。二是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行动。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建设工作为抓手,全县21个乡镇(街道)、399个村(社区)建起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(站),重点打造了5个州级示范所(站)、17个县级示范所(站),按照“群众点单、中心(所、站)派单、志愿者接单、群众评单”流程,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3000余场次,服务群众达30万人次,取得良好社会效果。开辟“村村响”栏目,全县3554个“村村响”广播终端同时奏响文明实践之声,通过“院坝小讲堂”、文明城市全域创建暨“四季同行·雷锋家乡学雷锋”志愿服务活动、党的二十大精神微宣讲进“三区”示范点等活动,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汇聚了强大精神能量。三是大力推进各类创建评比活动。制定了《龙山县“最美农家”创建工作方案》《龙山县清廉家庭创建工作实施方案》等创评方案,开展了“平安家庭”“最美家庭”“清廉家庭”“最美农家”等系列评选表彰活动,健全了县级主导、乡镇主推、村理事会主评的上下联动创建机制。各乡镇(街道)严格按照“统一思想、成立专班、完善方案、大力宣传、认真评选、村级评审、张榜公示、授牌表彰”评选流程和“分散自评、集中互评、大会选评、组织考评、社会公评”等方式创评。其中,2023年评选出“平安家庭”100户、“最美家庭”26户、“清廉家庭”55户、“最美农家”2045户。同时,积极培植、推选先模人物和组织,涌现出“中国好人”2名、“湖南好人”13名、“湘西州道德模范”16名。四是大力推进基层自治力促文明养成。深入实施“培根”“立德”“铸魂”工程,建立和完善“一约五会”,399个村(社区)修缮了村规民约,把整治高价彩礼写入村规民约,印发了《关于在全县开展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工作方案》《整治违规人情宴请常态化监督检查工作机制(试行)》《关于深化整治党和国家工作人员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问题的通知》,发出了“深化移风易俗 培树文明新风”“文明清明 平安清明”等倡议,设置红黑榜,推动移风易俗,促进乡风文明建设。

二、注重文化阵地建设,夯实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基础

一是文化长廊忆村史。以文明村镇创建为抓手,以村落文脉和先贤故事为引领,积极挖掘本土特色文化底蕴,新建系列“文化长廊”和村级档案室示范点。其中,2023年全县共打造了雨花·桃源文化长廊、喇宗坡传统村落、5个村史馆、20个村级档案室示范点等包含有村史廊、公益廊等展现村落魅力的文化长廊,形成了一批农村文明美德传播新阵地。二是公益墙绘述文明。以创建全省文明城市为契机,在县文明办指导、各乡镇(街道)支持下,各村以墙绘公益广告为载体,结合实际用画笔精心描绘出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讲文明树新风、平安建设等宣传内容。目前,全县农村共设计布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讲文明树新风、移风易俗等公益广告墙(栏)累计5000余处。三是文明实践聚精神。通过开展文明实践活动,农村各文化场所的篮球、乒乓球、健身路径等体育设施及图书室等文化设施长期对外免费开放;同时依托全县现有21个乡镇级文化站(馆),399个村(社区)文化活动中心,积极开展文化宣传、非遗展演、流动图书、书画展览、体育健身进社区主题活动上千场次,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为弘扬社会正能量,传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主阵地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。

三、注重优秀文化弘扬,深化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内涵

一是文明大戏“百姓唱”。全县以村(社区)为单位,组建有农民摆手舞队、三棒鼓队、舞龙舞狮队、阳戏队、汉剧队、广场舞队等社会民间文艺团体200 余支,通过百姓亲身参与和自办文体活动,涵养百姓心田提升文明素质。二是百姓舞台“百姓演”。各乡镇(街道)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利用“我们的节日”民俗节庆等主题,积极开展具有龙山特色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,桂塘镇的“桂BA”、官渡社区的“夏季篮球‘廉’赛”等引爆了乡风文明的炙热点。三是道德故事“百姓讲”。鼓励乡镇(街道)、村(社区)建立道德讲堂,围绕“五个一”流程定期开展活动;组建由各级各类道德模范、身边好人、新乡贤、“五老”人员等为主体的“百姓宣讲团”,以“身边人讲身边事,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”形式,从百姓视角,用百姓语言,深入社区、农村、机关、学校、企业等开展多层次、全覆盖宣讲上千场次。

龙山县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,做到既要物质“塑形”,也要精神“铸魂”,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实现共同富裕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,既让农民“富口袋”,又让农民“富脑袋”,做到“两个文明”协调发展,全县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文明意识和法纪意识进一步增强、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。

责编:朱柯源

一审:朱柯源

二审:刘寒蓉

三审:向波

来源:龙山县委宣传部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
通知公告
部门
乡镇
要闻

  下载APP